1月23日武汉“封城”,至今已近10日,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出现了很多“硬核”举措,有的甚至被刷屏。但疫情防控严峻复杂,有效防控不仅仅是“硬核”举措,当前的工作,要区分疫情、防情和舆情。这三个层次高度相关,但又有区别。
科学防控,应该是疫情决定防情,疫情形势决定防疫工作的力度、路径和机制。一旦防情超越疫情本身,或防疫工作脱离了疫情发展规律,或防情由舆情推动,都不利于形成科学防控局面。
进而言之,决定当前各地区防疫工作能力的关键因素,不只是工作“硬核”程度,还包括防疫工作的系统性水平和科学性水平。
从科学性角度来看,防疫工作要符合疫情形势和发展规律。分析当前国内疫情时要注意,虽然确诊和疑似病例在增加,但是至少有两个因素要综合考虑:一个是新增病例的省际分布情况,另一个是新增病例在某省内部的分布情况。这两个因素导致的结构性差异,客观上影响着各省、各地区的防控规格。忽视了这些差异,普遍采用最重、最严的措施,表面上看“政治正确”,但本质上不符合科学防控原则,甚至可能形成“隐性的权力滥用”。需要警惕的是,当前一些地区的防控工作力度和机制存在“超纲”苗头。这既由全国疫情发展推动,亦与地方政府面临的问责压力有关。疫情面前安全第一,但同样不能忽视疫情防控的行政成本、经济成本、民生成本和心理成本。违背了疫情发展规律的防控工作,不仅浪费行政资源,还容易引起社会恐慌,推高防疫工作的心理代价。除了防控规格,防控专业性水平也极为关键。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防控工作,依然基于简单行政动员方式推动,防疫专业性水平参差不齐。有地区一线防疫干部的装备配置不齐、防疫知识欠缺,专业性亟待提升。与普通行政工作不同,病毒防疫只有提高专业性,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很容易事倍功半,甚至限于形式主义。
从系统性角度来看,防疫工作是一个复杂工程,涉及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防疫措施是否全面,各类措施是否相互协同匹配,事关防疫阶段的民生状态和经济发展。当前各地区在人流管控和相关人员登记排查、隔离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成效明显,但是在防疫工作系统性方面,还有待提升。例如,医疗资源在防疫工作和非防疫工作中如何配置?生活必需品能否保证持续供应?疫情期内的猪、鸡养殖业能否有序发展?已有媒体曝光了个别地区养殖业面临危机,但相关干部因忙于防疫无暇顾及。此外,稀缺资源调集后如何及时合理、配置?疫情期内企业生产如何有序组织?学校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市内公共交通如何有序运营?电视台娱乐节目改如何安排……相关问题不仅需要行业部门积极探索,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总体上统筹谋划。如何确保人民群众在疫情期内平稳有序工作生活,是新阶段防疫工作的关键点之一。
总的来看,针对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我们的体制已经发挥了独特优势,通过强力组织动员形成了全面防控局面。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专业性和复杂性,不能寄望于“运动式治理”的短期效应,而应该形成符合疫情防控形势的常态化机制。短时间内,我们的确可以按下“暂停键”,从而限制人口流动并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但我们也必须尽早做好按下“播放键”的准备,积极应对春节假期结束后人员回流后新的防控形势,探索人口流动状态下的防控机制。在人口流动状态下做好防疫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民众自我防疫能力的增强,具体包括防疫知识的学习,培养符合防疫要求的恰当、安全的生活行为习惯。这有利于降低节后人口流动加剧背景下的病毒传播风险。从更长远角度来看,我们不是通过暂停生活来抗击病毒,而是在生活中提高抗击病毒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获得这些能力和经验,正是人类社会提升病毒免疫力的关键环节。
-- END --
作者为社会学博士,现就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编辑:王欣韬 / 审稿:王运宝